顶点小说网 > 回到明朝当太子 > 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零四章 余波(13)

第二卷 南方 第二百零四章 余波(13)

顶点小说网 www.23wx.pe,最快更新回到明朝当太子 !

    办完手续,又在戴俊府中叨扰了两天时间,每天打听新的消息,叫家人送银子过来。原本刘岩可以到淮安上捐等执照的,不过既然急不可待,淮安与扬州纳捐都是朝廷给官照,在哪儿都是一样。

    只是这银子要从淮安搬过来,再打扬州一体运到清江库藏,等于是在路上多跑了一个来回,十分好笑。

    等银子一到,提前到捐局交了银子,然后收了凭条,就可以在家待着官服仪卫一整套的东西送上门了。

    刘岩也是打定主意,到时候要摆上千张席面,大宴宾朋十日方可!

    这几万银子花了,可不能如石入水,他捐的是四品官勋散阶,等于是职份大过了府县,将来再有功于国,可以赐给三品阶勋服饰,放眼淮眼,怕也是没有人能大过他了。

    讲究起来,府尊是平礼,州官就得先揖他,他还半揖,县令大人,那就得对他行拜礼,他还半礼就可了。

    想想以前,银钱在手又如何?

    给人家盐狗子长盐狗子的痛骂,如今成了官,虽是捐来的,一样是朝廷名器,有了事,州县也不能凭白欺负自己,养的那些家丁护院,如今可以裁撤不少了。

    说是花了几万,其实这其中得到的,算了一算,还是自己所得更多。

    到了此时,自然是归心似箭,当即便辞了戴俊出来,直奔回家。他的这种心思,戴俊也是明白,只是离别之时,谈起盐课之事,两人心中仍然是惴惴不安。

    带着这种忧喜参半的心情,刘岩也是直奔回淮。

    由扬至淮,可行水路,还有两条大型官道通行,刘岩走的不是沿河一路,而是从宝应等诸县一路穿行过去。

    这条道,却是选错了。

    原本官府最讲究的是安静无事,也所谓多一事不如少一事。在大明,不要说农田水利,就是修桥补路的事,也是没有几任地方官肯干的。

    漫说是给百姓修桥补路,就算是州县衙门,也是讲究的不修不补,就这么住着。

    两百年下,很少有官员愿意生事掏钱,所以官衙门绝不是后世想象的那样富丽堂皇……就是住几年的地方,谁愿意多事?

    所以各处衙门都是破烂之极,一则不多事,省银子,二则也是显示官威清廉,当然,私下收不收钱,那是两说。

    至于道路,大明天子又不是清帝,没事可以下江南玩,官道失修,抱怨的是普通百姓,大官儿都是坐船,坐轿子,道路平不平,关他们何事?

    时间久了,人也习惯了,不过这一次刘岩经行时,一出扬州府城不远,就是看到漫天烟尘,离的稍近一些,就是呛人口鼻。

    再近一些,才能看到,沿途大大小小的石灰池子,数不清的人在搅动石灰,还有密密麻麻的人群在捶打夯土,还有人在砸碎大石,储存石子。

    经过不过十几里,刘岩的口鼻之间就全是粉灰,简直要喘不过气来。

    如此兴师动众的修路,在他近四十年的人生之中,还真的是头一回。

    以前如果道路实在坑坑洼洼,连将就行走也不成了,就由官府出头,檄集府县壮丁,勉强堆土平整一下,将就走个三五年,府县任期一到,谁还管这些。

    这一次,又是石灰,又是石子,看来不仅是修,而且是大修。

    以刘岩的认识,这一次修成的路,平整坚固,再看两边在开挖的排水沟,还有一个一个的浅坑,显然是为了种树所用,这样的道路,所用岂能在少?

    这显然也是太子事前就有所准备,现在银子到手,农工司牵头,各地官府跟进,正好麦子收完,稻子还在水田里育秧,趁着这空档,不少壮劳力能解脱出来,花一点功夫把修起起来,真真是正合其时。

    到了此时,刘岩对皇太子的敬佩,也简直是无以言表。

    数十年间的亲身经历,数百年的沿革传承,到了太子这儿,似乎也浑然不当回事,当破就破,当立就立。

    这是何等人,何等手腕,何等智略!

    带着这种情绪,就算是闹了一个灰头土脸,刘岩却没有一点儿抱怨的意思,他清晨出发,快马轻鞍,一直跑到傍晚时分,才到了楚州地界。

    到了楚州之后,道路两边才没有人,算了一算,超过二百里的地段,一路上全是做工的人和修路用的物资。

    这样的大手笔,也足够叫人啧啧称奇了。

    其实不光是这一条,还有淮安至徐州,至海门,至泗州等诸多路段,都在开工施行。这是大工程,陈子龙现在是没空了,农工司将来迟早要分家,这也是当初大明没有农部的权宜之计。现在授了几个副司正,每天分不同地段,督促各州县以下,征调民工,每天按时发给补贴,三餐全包,现在又不是太忙的时候,就算农忙后有点疲惫,所有的民工也都是欢欣鼓舞,十分高兴。

    修桥补路,在当时人看来,是有十分大功德的行为。而太子至淮上,名声大好,到了此时,仁德形象,更是有深入人心,渐渐巩固之势了。

    至于所花费的六十余万两的工价,还有数十万石的粮食,那又如何?

    清军可能是北方一路由河南过来,南方一路是打到襄阳,追击李自成至湖北,后来阿济格听闻李自成死,留下一个湖广诸省总督,自己一拍屁股就回北京去了。

    这一次崇祯父子都在南京,而阿济格在进击西安时行动缓慢,远不如多铎,而且多尔衮向来不喜欢这个英亲王,多加斥责,有崇祯父子这么大的目标在,南路清军主力,岂有回师之理?

    所以到时候,战略机动的能力,就是十分要紧的事了。

    就算没有战略转进的要求,驿站,邮传,信息转达,人民迁移,商业贸易,哪一样不要道路?

    后世官员,为了政绩就是大兴土木,除了造大楼之外,修桥造路就算劳民伤财,也是十分合算的。

    朱慈烺有此认识,淮上各地都在兴修桥梁道路,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    刘岩所居,就是在楚州朱桥,这里有很多大型盐场,后世数百年后,淮安各地仍然是有不少大型盐业遗留,淮盐仍然是全中国食盐的大型产出基地。

    而此时的朱桥,也是到处都有一股腥咸的味道,连普通地方的那些大块的农田都少见,放眼看去,全是灰白色的盐田,而在其中忙碌的盐丁百姓,更是数都数不过来。

    这里的盐场,有相当一部份是刘家祖传的家业,一想到可能全部充公,就算折给银价,或是给别的补偿,一时间,刘岩也是心如刀绞,神色黯然。

    他的住处,距离盐场虽近,不过四周环境幽静,靠近镇子边缘,门前不远有一条小河蜿蜒而过,河水清澈见底,水草之中,可见游鱼。而跨过木桥,就见三间的院门上灯火通明,整整齐齐的两排戳灯排在大门两边,把四周照的通明透亮。

    院子之中,当然也是方砖铺地,盛夏之时,除了正堂到仪门没铺天井外,各套别院也都是架起了高大的井棚,四角再种上葡萄,此时已经爬了满满一架,再过一个来月,就能结成子粒,到时候架下避暑,吃些冰镇的葡萄,人生享乐,在这个时代,也就是到极致了。

    一路进来,下人们当然是趋奉匍匐,仆妇们早就到后宅报信,老爷一晃这么多天没回来,又听说遭了官非,这一下满天星光都闪亮了,府中上下,奔走相告,人人都是喜色盈腮,等刘岩到了正堂中坐下,自有下人打来井水,解衣磅礴,好生洗了个干净,再换衣,门前已经有数十人跪下,有妻有妾,儿女们也是老老实实的见礼,到了此时,刘岩才松了口气,坐在椅中对着家人们笑道:“我又不是朝廷,你们不要规矩这么大成不成?来,孩子们都过来,阿爹好久不见你们,可真是想坏了。”

    一声吆喝,几个孩子就是蜂拥过来,簇拥在怀中,十分亲热。待府中居住的别房的长辈和兄弟们都过来,刘岩这才放开孩子,起身与族中父老兄弟们寒暄。

    “这一次,直以为没命回来。不想,太子殿下十分仁德,象吾辈这样被怂恿驱使的,也不过就是训斥了事。”

    站在人群之中,刘岩也是十分感慨,笑着向众人解释此行经过。

    见他无事,众人当然放心,说起经过情形,也都是嗟叹。

    到最后,刘岩才大笑道:“有件天大的喜事,要和你们说。”

    说着,便是将自己捐官之事向众人言说了。原本以为众人必定意外,不料有个近房的族叔捻须笑道:“捐官在淮安已经行了十余日,吾等不知,岂不是笑话?你这个脾气,一定出来就要捐,再几天前叫人送银子去,还需你说?”

    说罢,众人都是一起大笑。

    到了此时,刘岩心情也是十分喜悦,自然而然的也放松下来,看着众人,他也是微笑道:“自京师陷落,想起国家可能覆亡,我等也不知道家业是否能保的住,心里是不胜感慨。到了此时,皇太子护圣驾到南京,诸多举措,十分得当。现在淮上练兵,征税、厘金、修桥补路,诸多政务,简直叫人敬服。而今,大明就算沉疴再重,似乎也有痊愈之望了?”(未完待续。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,欢迎您来起点(qidian.com)投推荐票、月票,您的支持,就是我最大的动力。)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