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唐朝那些事儿 > 第2章【李克用2】

第2章【李克用2】

顶点小说网 www.23wx.pe,最快更新唐朝那些事儿 !

    往坏处想、就算不会受到“卸磨杀驴”“兔死狗烹”的待遇,不定哪一天惹天子不高兴,被发往漠北的苦寒之地去任职……想到这里、仆固怀恩的心在不停地颤栗。“不行”!他不由自主地叫出声来,这声音在万籁俱寂的深夜显得格外的沉闷,把帐外的卫兵也给惊呆了。这一刻、他才真正明白了“养寇自重”的真谛。

    第二天、正准备入城去改编叛军的政府军诸将李光弼、李抱玉、辛云京等分别接到仆固怀恩的命令:“各地已投降的叛军将领各保留原职,政府军各将领停止接收降兵,维持现状,等候中央的指示。”

    李抱玉等将领不服,把他告上了中央,仆固怀恩也紧跟着上诉。不久、朝廷的诏书贴在了各地城门楼的墙上,上面写着:“东京及河南、北受伪官者,一切不问。”不用问、仆固怀恩赢得了这场官司。

    这样、所有叛军的节度使又都堂而皇之的当上了大唐政府的节度使。代宗天子李豫绝对想不到、正是他这个草率的决定,使河北的成德、魏博、幽州三镇不久便成为藩镇割据的祸乱之源,贻害大唐达一百四十年之久。

    长期以来、人们对藩镇割据都深恶痛绝,这一点是完全可以理解的。但我们不能因为有人在搞割据,就一杆子打翻一船人,说所有的藩镇都不是好东西。

    著名学者张国光先生在他的名作《唐代藩镇研究》中,将藩镇分成四大类:河朔割据型、中原防遏型、边疆御边型、东南财源型。我觉得这样的分类是十分中肯到位的。下面我试着对专家提出的这四种类型,分别作出我自己的解读——

    一、河朔割据型:从公元76年平定安史之乱后,藩镇的数目急剧增多。究其原因我以为主要是大唐的皇帝们太过于厚道了,太不为自己的千秋大业着想了。委任了这么多的节度使,其中竟没有一个是宗室子弟,以至于在朱温大逞淫威之时,没有一支宗室武装以赴国难。

    藩镇增多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:

    1、任用叛将为河北地区的节度使。

    、默认朱滔、李希烈部下的降将自立为留后(即预备节度使)。

    、在剿灭黄巢的过程中,任用其部下的降将为节度使。最糟糕的是把地处中原的宣武镇给了朱温。

    4、但凡在平叛或其它领域成绩突出者,朝廷都给他个节度使当当。

    从公元76年至884年剿灭黄巢时止。在这一百二十余年里,搞割据的藩镇基本只局限于河北地区,全国其它地区并无割据现象。当然中原地区也发生过朱泚、李希烈、吴元济等反叛事件。但那就像苏轼在《念奴娇》(赤壁怀古)中说的“谈笑间、强虏灰飞烟灭!”可以不计。

    在剿灭黄巢之后,由于朝廷错误地遏制了李克用的势力,使朱温的势力一家独大,天下藩镇无一能与之匹敌。这才加速了唐朝的灭亡。

    有人指责皇帝不应该重用叛将。也有人指责说不应该猜忌功臣。在那个时代、该相信谁、不该相信谁,只有天知地知、和那个谁本人知。事实上叛将里面不也有好人吗?如:薛嵩、田弘正、刘总、李佑等。功臣里面不也有逆贼吗?如:仆固怀恩、李怀光等。这事找谁说理去?

    把藩镇之乱的根源统统归于皇帝,是不公平的。唐德宗曾下过《罪己诏》这只不过是一种担当、一种姿态,确切的说更是一种政治上的谋略。

    藩镇割据具有以下七个方面的特征:

    1、节度使职位自主承袭,或父死子继、或兄终弟及。

    、内部劫夺、以下克上,有部将杀、逐节度使自立的,也有牙兵(亲兵)杀、逐节度使拥立部将的。

    、拒绝朝廷委派的节度使(但能接受由宦官担任的监军)到任。

    4、自征兵员、自收租税、自定法令、自任本辖区内(州县)的官吏。

    5、不愿意履行对国家应尽的义务,如:不积极主动地上缴利润、率兵勤王等。

    6、当中央的指示精神与其地方利益有冲突时。他们往往以武力相要挟。

    7、既当绿茶婊、又要立牌坊,既割据一方土地、又想要皇帝颁发委任状和象征权力的节度使旌节。

    以上第和第7条足以证明、他们都毫不犹豫的认定自己是中央领导下的地方政府。不论他们怎么跋扈也不敢立国称王,至少还得使用唐朝的年号。这是中央的底线,踩到底线就意味着战争!

    这也是晚唐与五代十国最根本的区别,把中央失去控制的藩镇列入五代十国的论点是没有说服力的。更有甚者、称李克用为五代名将,对此我除了遗憾还是遗憾。

    二、中原防遏型:中原的概念通常是指黄河及长江流域,包括东南沿海的地区范围。防遏即防御、遏制的意思。中原的藩镇防遏的对象究竟是谁?我看大致有四类:

    1、河北三镇的割据势力。

    、中原本土的叛臣,如:朱玫、王行瑜、秦宗权等。

    、吐蕃、钻安史之乱的空子,占领河西、陇右使长安处于其威胁之下。

    4、黄巢、他率领的农民军与政府军的战争遍及大半个中原。

    上述中原形势的时间范围应定在自781年河北三镇叛乱开始,至884年黄巢败亡时止。需要说明的一点是:安史之乱是属于叛乱、不属于割据。此二者之间是有区别的,区别就在于是否取得了中央的许可证,是否主动使用过武力。

    从884年至907年这段时间,中原地区已有近一半逐渐成为朱温的天下。各藩镇互相斗殴、乱作一团。也就无所谓防不防遏的了。基本上中原防遏型藩镇是忠于大唐的,如:镇西节度使马璘、昭义节度使李抱真、河东节度使马燧等都是忠勇双全的百战名将。

    在中原的所有藩镇里,最值得赞扬的是李克用!他始终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统一、反对分裂。是节度使里面的皎皎者,全国公务员学习的好榜样!关于李克用同志的光辉事迹,在下集以后将浓墨重彩地推出,敬请关注。

    三、边疆御边型:这主要是指安史之乱前的全国十大藩镇。河西、陇右在776年陷于吐蕃后,于851年被张议潮收复。他派其弟奉十一州地图到长安献给朝廷,宣宗皇帝大喜,任命张议潮为归义军节度使。从此他家世代为国家守卫河西走廊。

    范阳(后改为幽州)平卢二镇具有双重身份,既属于河朔割据型、又属于御边型。防御对象是契丹。值得一提的是刘仁恭,他在军阀混战中常打败仗、常装孙子。然而却是契丹的克星。与武则天时代的契丹相比,此契丹非彼契丹啊!

    剑南镇兵曾于779年与神策军使李晟合作,打退了吐蕃对成都的大规模进犯。此后至801年的二十二年间,剑南节度使韦皋不孚众望、以一镇之兵屡次大破吐蕃。直至其灭亡也不敢再觊觎大唐的天府之国了。

    朔方镇是为抵御后突厥而设立的。是拱卫长安的北大门。在后突厥被唐回(回纥)联军灭亡后。朔方军的战略重心便由北转向西,以防吐蕃东进。

    河东镇的治所在太原,河东与朔方可算是一对哥俩好,一个位于长安的东北、一个位于长安的西北。任务都是防御后突厥,平定安史之乱又都是政府军的两大王牌,后又一同为平定河北及中原叛乱再立新功。

    李克用灭黄巢居首功,升任河东节度使。李唐把自己的龙兴之地赏给李克用,足见僖宗朝对他的重视。907年后、河东成为沙陀复唐的大本营。这是后话。

    安西和北庭地处大西北的边陲,又称大都护府。安西的下属机构有龟兹、焉耆、于阗、疏勒四镇。十六个都督府。治所在龟兹,负责天山南路。

    北庭的下属机构有昆陵、蒙池两个都护府,二十三个都督府。治所在庭州,负责天山北路。这两大都护府分管天山南北,管理着包括阿富汗直至伊朗的中西亚诸国。

    安史之乱爆发后,安西军和北庭军的精锐主力被调回内地平叛。节度副使郭昕(郭子仪之子)等率留守官兵坚守塞外达三十五年之久,最终勇士们的血肉与大唐帝国在西域的荣光同归于寂。

    敦煌曲子词——唐中期自安史之乱后,一种流行于敦煌地区的民间歌谣,强烈表达了沦陷区人民与坚守敌后的唐军战士的共同心声,爱国主义情怀感人至深!现摘录其中一首,以馈读者:

    菩萨蛮敦煌曲子词

    敦煌古往出神将,感得诸蕃遥钦仰。效节望龙庭,麟台早有名。

    只恨隔蕃部,情恳难申吐。早晚灭狼蕃,一齐拜圣颜。

    岭南与安南都护府其实是一个部门、两块招牌,节度使兼领都护。唐高宗调露元年(679)设都护府,治所在宋平(今越南河内)。辖区面积有云南、广西的一部分及越南中部以北地区,辖1州、9县、羁縻州。

    安南都护府自设立以来,“抚慰诸蕃、辑宁外寇。”多次打退南诏及其与吐蕃联军的进犯。府治宋平(河内)曾两度被南诏攻陷,又两度被唐军夺回,岭南节度使高骈功不可没。

    当然了、这么多成绩的取得,与人民群众的支援是分不开的。军功章啊!有边疆藩镇兵的一半,也有全国人民的一半!

    通过对以上十大御边型藩镇的剖析,我们就能明白:当河北地区的平叛战争如火如荼的时候;当战火一度蔓延到中原的时候;当天子数度弃长安、逃亡在外的时候;为什么境外没有哪一支异族武装敢越雷池一步、涉足进入?尽管他们对中原沃土虎视耽耽。

    因为大唐帝国有了他们——边疆的藩镇!从而保证了中央政府的平叛战争无后顾之忧,得以顺利进行。

    有一点必须说明:76年的冬天,二十万吐蕃极其仆从军兵不血刃地进入长安、并一呆就是十五天,这不是唐军无能,而是吐蕃太狡猾!理由有三——

    1、把持朝政的宦官程元振隐瞒军情。

    、泾州刺史高晖引狼入室。

    、朔方主帅仆固怀恩隔岸观火、按兵不动,有心想看代宗天子的笑话。

    吐蕃入寇事件都是这三个家伙惹的祸。

    到此、藩镇的四大类型只剩下东南财源型了。

    东南财源型:东南者、淮河及长江以南者,包括东南沿海地区。

    唐中期以后,由于安史之乱及后来的军阀混战使黄河流域的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,东南方的经济才迅速超过了北方。长江、淮河、京杭大运河、东南沿海共同构成了大唐帝国的生命线。

    古人云:“要想富、先修路。”古代的交通远不如现代发达,在现代、除了小道有省道;除了省道有国道;除了国道有高速;除了高速有铁路。江淮地区比之于其它地区最大的优势在于它的水运。陆路运输只是到了唐宪宗平定淮西后,河南全境受中央控制才可以顺畅地到达长安及北方各地。

    有唐一代,东南地区不仅是鱼米之乡,还是全国重要的工商业基地及对外贸易集散地。品种主要有:丝织品、矿冶、盐铁、茶叶、陶瓷、制糖、造纸、造船等。港口主要有:扬州、苏州、明州(今浙江宁波)、广州等。

    我国的丝织品、茶叶、陶瓷、等通过以上港口经南海、马六甲海峡、印度洋进入波斯弯而销往世界各地。这便是与丝绸之路齐名的海上丝绸之路。唐政府特别设置了“市舶司”专门管理外国商船的税务。好一个油水部门!外汇多多、多多益善。

    上述产品的内销大多是通过京杭大运河运往北方各地。贞元年间(79)朝廷听从了盐铁使的建议,在主要产茶州县征收茶税,从此茶税制同盐铁官营一道成为国家的重要收入。据《新唐书食货制》记载,开成年间(87)朝廷每年的矿冶税还抵不上一个县的茶税。(未完待续。。)(未完待续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