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www.23wx.pe,最快更新浴血大鹏湾 !
翌日,万里无云。东南亚热带天气闷热的让人无法喘气。因为会见天地会首的时间是傍晚,赖明峰躲在酒馆,只能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。
作为元芳公司的首府坤甸,已经成为世界着名的金矿产区,每日来来往往的世界商船和客商也不计其数。这不,又一群客商打扮的华人来到了赖明峰喝酒的饭馆。
为首的是一名中年男人,黝黑的皮肤,瘦小的身板,但两只眼睛却炯炯有神,一看就是一位饱经沧桑走南闯北的海商。
他在饭馆的四周环顾了一下,看到了气宇轩昂一个人在那里喝酒的华人赖明峰,心里有心结交,便主动走过来跟赖明峰打招呼。
“这位兄弟可是从大清朝过来的?”中年客商热情地向赖明峰打了招呼。
“正是,小弟钟北川,来自广东宝安大鹏,敢问大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?”赖明峰客气地回答。
“兄弟谢清高,乃广东嘉应人士,这次随商船去竿里干国(美国)做点生意。”谢清高笑着回答。
“哦,小弟祖籍也是嘉应府,原来是老乡,谢兄请就坐”赖明峰正愁无聊打发时间,突然冒出个老乡,不由得热情地邀请谢清高入座。
“谢兄,一看就是走南闯北阅历丰富之人,小弟自小就喜欢听故事,要是兄长不嫌弃,请兄长给小弟讲讲航海的奇闻异事!”赖明峰诚恳地说道。因为他此次南洋之行,有一个重要的行程就是增长阅历。
“他乡遇故知!难得有缘,今天我就跟小老乡聊聊天。”谢清高见赖明峰如此诚恳,又是客家老乡,心里不由得对他的好感又增添了几分。
“愚兄幼时家贫如洗,为谋生在一家外商的海船上当苦工,航行于世界许多国家。年轻时,随打工的船到达海南,不慎遭遇海难,所幸他被一艘途经的外国商船救起,于是小谢就随船帮工长达14年,美洲、拉丁美洲、大洋洲,愚兄均有幸漫游了海中诸国。”谢清高瞬间仿佛化成了大鹏所城的说书先生,对着赖明峰侃侃而谈,聊起了他远航的有趣见闻。
赖明峰从小就喜欢听说书先生讲故事趣闻。立马恭恭敬敬地给谢清高斟满了一杯葡萄酒,洗耳恭听。
“先说这,英吉利(英国),海中独峙,周围数千里。人民稀少而豪富,房屋皆重楼叠阁。急功尚利,以海舶商贾为生涯。海中有利之区,咸欲争之。贸易者遍海内,以明呀喇(孟加拉)、曼达喇萨(马德拉斯)、孟买为外府。民十五以上,则供役于王,六十以上始止;又养外国人以为卒伍。故国虽小,而强兵十余万,海外诸国多惧之。”
谢清高首先谈起了英国的见闻。他还专门介绍了英国当年流行的自来水管,
“为**激水上行,以大锡管接注通流,藏于街巷道路之旁。人家用水,俱无烦挑运;各以小铜管接于道旁锡管,藏于墙间,别用小**激之,使注于器。王则计户口而收其水税。”
“哦,世界上还有这种精妙的引水装置啊!”赖明峰不由得啧啧称奇。
“再说说这葡萄牙人的见面礼节:凡军民见王及官长,门外去帽,入门趋而进,手抚其足而嘬之,然后垂手屈身拖腿,向后退步,立而言,不跪……亲戚男女相见,男则垂手屈身拖腿,女则两手撮其裙,屈足数四然后坐。女相见则相向立,各撮其裙,屈足,左右团转,然后坐。”看来,谢清高可能还有机会见识上层社会的交际活动,介绍葡萄牙的礼节也头头是道。
“再说说这“竿里干国(美国),在英吉利西。……由英吉利西行,约旬日可到。……疆域稍狭,原英吉利所分封,今自为一国。风俗与英吉利同,即来广东之花旗也。……其国出入多用火船,内外俱用轮辅,中置火盆,火盛冲轮,轮转拨水,无烦人力,而船自行驶,其制巧妙,莫可得窥。小西洋诸国,亦多效之矣。自小西洋至竿里干,统谓之大西洋,多尚奇技淫巧,以海舶贸易为生。自王至于庶人,无二妻者。山多奇禽怪兽,莫知其名。”
谢清高又向赖明峰介绍起了美国的蒸汽火轮。
“其国出入多用火船,船内外多用轮轴,中置火盆,火盛冲轮,轮转拨水,无烦人力,而船自行。”
“哦!原来美利坚的轮船已经这么先进了呀!我们大清的水师还只能靠人工划水呢!”赖明峰不由得又啧啧称奇!心里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又多了一份见识。
“下面跟你再说说暹罗国”(泰国)”谢清高继续介绍起泰国,“该国土产金、银、铁、锡、鱼翅、海参、鳆鱼、瑇瑁、白糖、落花生、槟榔、胡椒、油蔻、砂仁、木兰、椰子、速香、沉香、降香、伽南香、象牙、犀角、孔雀、翡翠、象、熊、鹿、水鹿、山马。”
谢清高如数家珍地介绍起了泰国的特产,看着手里的酒杯,又向赖明峰介绍起泰国当地的酿酒法:
“欲酿酒者,则于(椰子)花茎长尽,花未及开时,用蕉叶裹其茎,勿令花开,再以绳密束之,砍茎末数寸,取瓦罐承之,其液滴于罐中,日出后则微酸,俱微有酒味,再酿之则成酒矣。”
“谢兄真的是见多识广,记忆力超群啊!”赖明峰听得如痴如醉,不由得对谢清高竖起了大拇指。
不知不觉,两人已经聊了几个时辰,赖明峰想到晚上的约会,只能提前告辞!
“闻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!奈何天色已晚,小弟晚上还有重要客人要拜会!只能先行告退了。对不住哥哥了!”谢明峰依依不舍地向谢清高行了一个大礼!
“天下无不散之筵席!有缘我们自会相聚,小兄弟请便!”谢清高也有点依依不舍。但长期漂泊海外的他,似乎早已习惯了这悲欢离合,南来北往。
话说这谢清高,历史上果有此人。谢清高(1765-1821),广东嘉应州(今梅州市)程乡(今梅县区)金盘堡人。因为他在中国航海史上的杰出贡献,谢清高被后来人誉为中国的马可波罗;他的《海录》也被人们与马可波罗的《马可波罗行记》相提并论。1821年,谢清高因病在家乡逝世,享年56岁。
18岁时,谢清高便出洋谋生。随外商海船遍历南洋群岛各地和世界各国,历经各种艰难险阻,但也增长了他的见识和人生经验。他学习外国语言,访问各岛屿城寨的风土人情和物产,为他更好地从事他所钟爱的航海事业打下了极其坚固的基础。历14年后,因双目失明被解雇,他只好回到广东。后流落于澳门,靠口头翻译以自给。
清乾隆年间,18岁的广东梅州的谢清高,随打工的船到达海南,不慎遭遇海难,所幸他被一艘途经的外国商船救起,于是小谢就随船帮工长达14年,美洲、拉丁美洲、大洋洲,他漫游了海中诸国。谢清高是个有心人,所到之处,他都用心记下当地的地形地貌、贸易往来、风土人情、技术革新等等。后来他眼睛出了问题,成了盲人。1820年,他的老乡、举人杨炳南根据他的口述和笔记,整理出《海录》,这本书实际上成了中国人讲述西方世界的第一部着作,谢清高也被称为中国的“马可波罗”。
清嘉庆二十五年(1820年),适同乡黄炳南与他相识,二人过从甚密。谢清高向他讲述自己的亲身经历及其见闻,并要求黄炳南代为笔录,以便传留后人。黄炳南感其诚,遂逐一记下,并取名《海录》,于同年底刊行问世。中国历史上有关中外交通往来的书,主要有南宋赵汝适的《诸藩志》、元代泛大渊的《岛夷志略》、清徐继畲编着的《瀛寰志略》等。至于林则徐所编《四洲志》则在谢之后。《海录》是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国内最先介绍世界概况的着作,时人称:“广东人乃至中国人略知世界大事,应从阅读《海录》开始。
《海录》书中记载了十八世纪八十年代罗芳伯(嘉应州人)在昆甸(今马来西亚东部婆罗洲的昆甸)地区,组建公司,设立自治行政管理机构,建立法制,号称“大唐总长”,临终禅让贤者的丰功伟绩,史实详尽,文笔优美,为研究华人海外奋斗史的一本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。
由于谢清高是随外国商船漫游世界的,所以所到之处,他接触最多、感触最深的往往是当地有别于中国的风土人情,因而《海录》在这方面的资料相当丰富。
谢氏先后到过100多个国家和地区,走遍亚、非、欧三大洲,每到一个国家就学会当地语言,记述其岛屿、港湾、要塞、风俗和物产等,见闻极为丰富。查中国古代着书谈海事者甚少。明朝只有黄衷的《海语》,其后就要算是清朝的谢清高的《海录》了。唯前者所录是间接传闻,缺乏真实感;而后者虽只有二万二千多字,但其内容直接出自口述者自身经历,较有价值。
《海录》一书,据清《光绪嘉应州志》载,吕调阳及清高之族弟谢云龙均有重刻本。其后《海外番夷录》以及“海山仙馆丛书”、“小方壶与地丛钞”均全文采载。商务印书馆于民国25年(1936)作为“丛书集成”,连同其他三篇《新加坡风土记》等一起集结为一册出版。其中《海录》一篇,乃据“海山仙馆丛书”本排印的。后人对《海录》评价甚高,如林则徐称其“所载外事颇为精”,并郑重地将其推荐给道光皇帝。在吕调阳重刻书的《序言》中,褒奖备至,谓“中国人着书谈海事,远及太平洋外大西洋,自谢清高始。”《海录》无疑是中国近代史中一本有关华侨与国际关系方面的重要参考书。作者谢清高的姓名事迹已载入《辞海》条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