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超侠寻宋记 > 第四回 猫鬼传奇(56)——少年清修老来俏

第四回 猫鬼传奇(56)——少年清修老来俏

顶点小说网 www.23wx.pe,最快更新超侠寻宋记 !

    求书,找书,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,手机阅读更精彩,手机直接访问 m.bqg8.cc

    ☆☆☆

    王广渊不卖关子,把自己跑去驿馆,面见吐蕃使者的事情说了一遍。

    原来这款弓样靴,就是大宋的商人仿照吐蕃尖头靴样式略加修改制成的。王广渊做番邦打扮宴请使者,这换了别的大臣,也可能想到这个法子,投其所好。但是,由他做就更细致。他为使者献舞,却跳的不是吐蕃舞,而是一段羌舞。他是赶鸭子上架临时学的,舞姿不怎么优雅,但却碰触到了这位使者内心深处的痛苦。王广渊查出这位使者的母亲其实是吐蕃边界生活的一支羌族,她是被吐蕃将军抢回去。使者自己也说不清,为什么出使大宋,到了开封,羌人的反叛因子却在吐蕃血液里觉醒了,他似乎希望宋与吐蕃不合,这好像能满足一种复仇的快感。

    王广渊跳的舞,让他想起了母亲,想起了另一半家乡。等他发泄出了心中的情绪,人也渐渐恢复了理智。如果两国开战,又要有多少条生命白搭进去?就因为自己的怨念?孰重孰轻,他立时做了决断,答应签约,又赠送了良驹。

    赵顼聪慧,立刻道:“前日恩师教我,君子需时刻审视自己的仪表举止,使人庄重恭敬,庄重恭敬就会有威严。如果有片刻懈怠,那么轻佻怠慢的念头,就会进入别人的心里。”他又转头对王广渊说,“今日广渊教我,东西是死物,本无好坏,要看人如何擅用。用对了地方,可胜大臣,可换良马,甚至可抵一支军队。”

    王广渊与韩维对视一眼,微微点头。

    韩维能体会到王广渊用心良苦,他不单单是为了替颍王立功、赚取政绩,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教导储君。正如自己所做的那般,只不过是切入的角度不同罢了。

    赵顼苦涩一笑,道:“只可惜本王……我才疏学浅,这恰当的场合,准确的时机要如何判断,却还不能拿捏,望两位恩师,不嫌我愚钝,往后不吝赐教!”

    说着,他站起身,整肃仪容、衣衫,向两人庄重一拜。

    当真是孺子可教也,这也是两人为什么选择大皇子的原因。

    “时机?”王广渊张开双臂道:“眼下就是王爷可以放松下来的一个好时机,你不用担心自己的着装仪表问题,因为这屋子里已经有人穿得花里胡哨,十分抢眼了,不用担心比他更丑了!”

    众人听言,哈哈大笑。

    此夜,两人很默契的在花厅碰面,点茶小叙。

    有了这儿契机,两人说话也直接了很多,而且越说越投机。

    那是一个夏日的静谧夜晚,除了煮水发出的咕噜噜的沸腾声,偶尔夹杂了两声蛐蛐的吟唱,两人都放松了精神,沉浸其中,半晌无语。

    过了一阵儿,王广渊忽道:“以持国(韩维的字)兄的学识与能力,不惑之年应与忠献公(韩亿的谥号)一样,做到宰辅之位,可惜了近二十年的隐居不仕!不过,你也算是享受了美好的日子,不亏!正所谓少年清修老来俏,这样的‘逆人生’也不错,赚了!”

    听他把两边的话都说尽了,韩维无奈地笑了笑,问:“你不问我,为何隐居了这么多年,却仍要踏入这仕途吗?”

    韩维不过是随口一问,没成想对方却答了。

    王广渊端着茶盅,沉吟片刻,道:“大概是因为……持国兄觉得阻碍自己入仕的理由,已经没有了……”

    他的说法十分奇怪,韩维不由得心中跳快了两拍。

    王广渊叹一声道:“只可惜,事情却并不像持国兄所想的那般,风平浪静、雨过天晴了!”

    “你这是何意?”

    “我自然说的是景祐四年科考之弊!”王广渊道,“持国兄从此不再参加科考,不正因为此事吗?”

    韩维心中震荡,手一抖,不经意间将茶水洒了出来,他下意识地将杯子放在桌上,手指虽然被烫红了一片,却好像一点儿感觉都没有。

    王广渊道:“那一年秋试,宰相陈尧佐的儿子陈博古高中解元,你韩家四子皆榜上有名!”(陈尧佐是克里斯欲建别院时,查看过的第一个园子的主家,亦是陈抟口中的“中子”)又恰逢‘时锁厅’应举之人过多,开封府投牒者数百人,国子监和诸州学子都不能参加考试。一时间,考生愤愤不平,群起而攻之,讥讽朝廷被陈、韩两家包揽、朝纲紊乱。仁宗密诏陈尧佐与你父亲,为了平息舆论,两位宰辅主动放弃子弟登科。所以,宝元元年春天甲寅日的殿试,你兄弟四人和陈博古皆被除名。”

    韩维一边从衣袖中掏出手帕,擦拭手上的茶水,一边听王广渊将当年事说了出来。他语调尽量平静地说:“时也,势也!我父时为参知政事,风口浪尖,为了大局,保稳求退,并无不妥。”

    “话是没错……”王广渊继续道,“但是当年学子们闹事有些无理取闹,你兄弟四人与那陈博古皆是有真才实学之人,榜上提名实属情理之中。就因嫉妒便嘲哄起来,阻了你们几人的仕进之路。陈博古数年之后再试词科,再提金榜。直到你父亲过世,韩家子弟才陆续参加科考。绛、缜二人皆中庆历二年进士,当年榜眼是王珪、你兄长韩绛便是探花,王安石取第四名,韩缜亦在榜上,可见韩家子弟实力卓然。”

    王广渊站起身,走到了韩维身边,似是要查看他手上的烫伤、又像是观望他的神情。“其实,我有一点觉得奇怪。你们韩家四子中,属你学识最高,你却从此不再参加科考,只应了个父荫,又待父亲过世,离开朝廷,从此不问世事。你父亲为何主动要将你们除名?又为何独让你一人不许入朝为官?怕是其中另有隐情吧……”

    韩维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情绪,手上的力量大了些,擦痛了烫伤的手指。

    王广渊走到旁边对着伺候的下人道:“去‘冰井’取些冰来!”

    等支走了人,王广渊才又道:“你父亲这么做,就是要将学子们的怒火引到韩家来,他不让你们参加殿试,其实是为了保一个人!而此人,正是当今的礼部侍郎范镇(克里斯在遇仙楼,与司马光一同来的便是范镇)!范大人当年是韩氏门下士,你父亲却肯为了保全他,牺牲自己四个儿子的前途。”

    虽然被说中了这些心事,但韩维不知怎得却突然觉得松了口气,他喃喃道:“景仁(范镇字)大我整整十岁。他二十岁时从蜀中赶赴京城。父亲闻其才名,聘为西席,在家中讲学授书。我读书时有不懂的地方,总向他求教。如今,我二人私交依然密切,只是不为外人道罢了。”

    韩维看了看眼前这个比自己又小了十岁的王广渊,心中纳闷,自己参加科考时,他应该也才十来岁,怎么会知道得这么清楚?便开口问道:“你又是怎么知道这些事情的?”

    王广渊笑笑,道:“庆历二年,我刚到京城,进国子监求学。恰逢你的两位兄弟高中,有人提起了四年前的事情,我很好奇,陆陆续续花了几年时间去查证了一番。当年学子们群情激奋,围了国子监,又去开封府请愿,这些事情组织的井井有条,进退的时机也恰如其分,怎么看都像有人在幕后操纵,不像是学子自发的行动。我一开始以为,这是要扳倒宰相与副宰相,却又不像,陈尧佐与你父亲,为政清廉,尺度宽松,未曾有什么你死我活的政敌。再结合着当年一些传闻,特别是隔年殿试之时,范镇的‘异常表现’,我便猜到大概是这么回事。”

    “当年学子闹事之初,矛头直指考中礼部头名的景仁,说他不过是韩家的门人,仗着韩家在朝中的势力,才能爬上来,考第一根本不是靠真才实学,而是攀富结贵得的好处。此言一出,才有人又指责陈博古与韩家四子也在榜上,接着朝中便有人开始把陈尧佐与你父亲一些处置不当的事情挖出来,一件件弹劾!顿时朝野内外、京城学界非议连连,嘲哄之声不断!”

    “范镇是礼部第一,公布殿试成绩时,久久没唱到他的名字,直念到七十九名时,才是他。他慢悠悠从人群中走出来磕头谢恩,然后飘然归列,脸上没有一丝表情。照惯例,礼部第一未能进入殿试前三,考生可以提出申诉,皇帝可酌情安排好的名次。当年欧阳修省元唱名时,便是这么做而得到了更好的名次。然而范镇却默然无语,大家都觉得奇怪。”王广渊此时了然道,“想必唱名时,范镇心里十分不好受。一来他想不通到底是得罪了谁,要这般陷害自己;二来韩公为了自己,赔上了韩家四子,让他倍感压力。”

    “景仁为人正直,后来为官也是以直言敢谏闻名。当初我父亲和朝中几位相交的大臣都认为景仁一定是得罪了谁!”韩维叹了口气,道,“再者……没什么赔不赔的,我兄长、弟弟早已在朝中为官,而我……如今也做了颍王幕僚,没什么不好!”

    “为何独让你一人不许入朝为官?”王广渊又把之前的问题问了一遍,然后盯着他,急于知道答案。

    韩维道:“那段时日,家父常常梦到一座巨石碑,上为金灿灿的大字,整块碑上唯有‘持国’二字。待他从梦中惊醒,十分害怕我韩家遭无妄之灾,他觉得梦中的金字碑就是来提醒他,让他留后。于是他命令我从此不得参加科考。临终前又说,他去世后我必须辞官,不得入仕。”(后蔡京立元祐党人碑,便以金字填之,有人说便是应了此梦。)

    “你相信梦里的征兆?”王广渊挑眉反问。

    韩维沉默半晌,摇了摇头,道:“后来我与兄弟们商量,怀疑父亲可能是发现了什么。只是不愿意对我们说,才托辞梦中之事。过了这许多年,景仁因为当年事愧疚,不断劝我,让我回朝任职。我才先在富弼大人的幕府任了文书职务,却不想又被欧阳修大人举荐。之后你便知道了……”

    王广渊深沉一笑,道:“我刚刚说过,事情并没风平浪静!既然话说到这份儿上,不妨与你直说,此事我一直有所追查。”

    “还追查什么?”

    “因为我觉得当年科举之事并不简单,是有人在幕后一手制造的!有这么一个人……或这么一个强大的势力,在搅动京城的时局,而且这些年他们并没有停手。”王广渊顿了顿,用极其犀利的目光望向韩维,“也许你从没这么想过,但请顺着我这么想。庆历三年,新政施行不足三年,为何突然崩盘?前前后后发生的很多事情,不觉得与那次科考之事似曾相识吗?”

    “你说什么……你的意思是……”韩维突然觉得脑子有乱,虽然他没在朝廷,但当时发生的这些大事,兄弟们之间书信往来时,也会提到只言片语。

    但是,王广渊下的定论实在是超出了想象。

    王广渊继续道:“庆历八年!宿卫士谋反,火烧大内!”

    “你说什么?你是说,连那次宿卫士的事情,也是有人暗中安排的?”韩维大惊,就连呼吸都粗重起来,声音也提高了几度,“你说有人暗害大臣、破坏国政、行刺皇帝?!”

    这下连王广渊也沉默了,有的时候,连他都不敢确定这是不是自己的臆想。太多事件看似毫无道理,让人辨不清到底是什么人会这么做,又为什么要这么做!

    王广渊蹙眉道:“说实话,我现在也说不清……”

    就在他犹豫不决时,韩维突然说话了:“既是如此,我们更要追查清楚,不可让如此险恶用心之人为祸我大宋。”

    “你相信我说的?”

    虽然共事的时间不算长,但也足以让韩维了解眼前的人了。王广渊才智敏锐,深有谋略,有其曾祖“智将”的风范,更不会在这种事上妄言妄语,于是肯定地答道:“信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