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乱世白甲军 > 第十五章 高伯雄少林学艺 黄雀儿家中练剑

第十五章 高伯雄少林学艺 黄雀儿家中练剑

顶点小说网 www.23wx.pe,最快更新乱世白甲军 !

    手机阅读更精彩,手机直接访问 M.bqg8.cc

    怀宁县令高嵩悄悄来到壶口,拜访高庠。

    县令拜访乡神,表明县令心系百姓,关怀民情,为官声所系,被拜访者也觉光荣,表明他的地位为他人所不及,为全县乡绅的佼佼者。

    高嵩进门落座,照例寒暄之后,先问有关“八大将“的传闻,高庠以为他来查税,命孔达拿出账册,准备应对。

    高嵩道:“宗兄不要误会,下官不为查账。宗兄缴税数量与主动性,皆为全县之冠。无人怀疑。下官只有一事不明:你‘八姓一家’是如何形成的?同胞兄弟尚因争夺财产,打得头破血流,你们为何能够异姓成为一家,坚如磐石?”

    “高大人┅┅”

    “你我同宗,五百年前是一家,今天在贵宅,不在公廨,我们彼此随便些。不要再用官场虚文。我字峻岭。”朋友称字不称名,高嵩将自己置于朋友地位。

    高庠道:“峻岭宗长。恭敬不如从命,只是太放肆了。”

    “随便些好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这个大家庭,是由六个小家庭的八个成年人与几个未成年的少年男女组成的。我姓高,二弟姓孔,三弟姓黄,四弟姓罗,五弟姓范,犬子的奶母姓秦,这就是六姓一家,如果加上二弟妹司马氏、三弟妹上官氏、五弟内侄李氏,实际是九姓。我另外收留了三个女孩子,他们放弃原姓,跟我姓了高,所以远远不是八姓一家了。可喜的是,无论大人、孩子,无论早来的,晚来的,都一心一意为这个家庭卖力,不分你我。”

    “宗兄是如何信用他们的呢?”

    “他们都有一技之长,都是在走投无路时投奔我,我只是出于恻隐之心,给以活路,无论他们做什么,都给以信任。他们就全心全意为这个家庭服务。”

    “天下大乱之际,有了活路,有了信任,哪里寻找这样的好事,不要说普通百姓,就像我这样的州县官吏,也难遇到这样的机遇。我想,这就是宗兄事业兴旺的根本原因。我为官二十年,从县尉、县丞到县令,环境不好,总是怨天尤人,看不到出路。今天听了宗兄一席话,心中豁然开朗,正所谓:听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。这次任满之后,我也不再谋求连任,更无意升职。届时卷铺盖回家,也像宗兄一样,做些仁义之事,造福乡里。”

    在官吏贪渎成风的年代,有这样的县令实属不易。高庠十分同情他的境遇,支持他稚满回家的想法。为了表示这种支持,主动提出,请高嵩参观、指导作坊与商店。于是,请来孔达与黄三汉,陪同给高嵩参观。

    参观木业作坊时,高嵩问道:“你们制作家具,需要大量木材。木材是从哪里来?”

    领班师傅的樊大力道:“由深山里砍伐的。那里有千百年的老树,不少树,年代太久,已经老死,倒地腐烂了,我们只砍大的、老的,小的、年轻的不砍,让它继续生长。”

    “家具销路如何?”

    “我们的家具,木材好,干湿度适中,不会干裂,不会变形;式样好,价钱低,因而销路很好。更有许多人,画了图样,让我们照着做,现在收到的订单,我们师徒齐上阵,一年也忙活不完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天天制作家具,为何不见下脚料?”

    “从山里砍伐树木,运回作坊,去掉树枝,所余大枝、主干,全部加工为板材,量材施用,做成大小家具,有的是价值十几两银子的成套家具,有的是只有一二文钱的小凳子,那些实在无用的和树枝一起劈成劈柴,运到城里卖了,所余只剩锯末,被各家取去烤火了。”

    “好!砍伐树木,未有尺寸浪费,应当如此精打细算。”

    在铁业作坊,高嵩问道:“作坊所需铁料如何来源?”

    领班师傅狄铁汉道:“我们的主要工作是翻新。将旧的变成新的,所需铁料不多。现在盐铁官营,只要不是大量制作兵器,农用不多,消耗也少,购买不甚困难。”

    “可以打制兵器么?”

    “未曾打制过。若有图样,有好铁,我想,打制起来,不很困难。”

    在石业作坊,几个工人正在“磨碑“。那碑高一丈,宽三尺,厚一尺,龟座魑首,雕刻手艺十分精湛,一看就知道是四品以上官员的物品,高嵩道:“如今天下大乱,还有人敢于定制这样的大碑?”

    领班师傅奚正义道;“是一位刺史定做的,给了五十两银子定金。我们不管他够不够资格,只要不违反法律,我们都给制作。”

    “你们做得对,无可指责。”

    随后他们又看了家具店、布店、鞋店。在返回高家的路上,看到一处“神手绣坊”的牌子,还有一个牌子,牌子上书有“女子专用之地,男子谢绝入内“十二个大字。门口还坐着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妇人,见有来人,站了起来,正好堵住门口。

    孔达道:“高大人!里边全是年轻女人,谢绝男人入内。门口之人就是本人妻子。连你我在内,也不得例外。”

    高嵩道:“我们也应遵守规矩。”

    三汉道:“绣坊之内,有秦家妹子教授刺绣,有拙荆教授纺织、剪裁、做鞋,只在此处教授技术,刺绣活动,则在家中进行。”

    高嵩道:“如此安排,甚为合理。”

    回到高庠家中,范绍先低声向高庠低声报告了什么。

    高庠道:“峻岭宗长!壶口乡勇初训结束,今晚就要值勤。值勤之先要举行一次仪式,请宗长以县令身份检阅检阅如何?”

    “我只是个文官,不懂武学。”

    “全县的父母官,又有多年的为官经历,见多识广,检阅一次又有何妨?”

    高嵩只得答应。

    高庠领着高嵩到后院坐定,范绍先手提铜锣,走到后门外,一阵“咣”、“咣”、“咣”急敲,原先安静的壶口立即骚动,呼喊声之后是脚步声,百余青年,由后门蜂拥而入,整齐的排为三列横队。

    高嵩看到:这些青年,服装五花八门,身上遗留痕迹,可以看出他们从事的工作。有人高卷裤脚,小腿上沾满泥水,显然是从稻田里出来的;有人身着水裙,显然是铁业工人;有人身带刨花、锯末,显然是木匠:有人身带石屑,显然是石匠。身材有高有低,脸色有黑有白,手里都是清一色的齐眉短棍,人人昂首挺胸,两眼虎视眈眈,大有“天下英雄,舍我其谁”之概。

    范绍先见排队完毕,走到队前道:“弟兄们!我们壶口乡勇初训完毕,今晚开始守夜值勤。县尊高大人来到壶口,检阅我们的训练成果。希望兄弟们为壶口争光,使乡亲们放心。郑平!开始!”

    郑平跑步到队前。喊声:“六列横队,看齐!”

    队伍由三列变为六列,动作比县兵要快得多。

    郑平又喊:“右翼先头为准,间隔、距离各三步,散开!”

    队伍“哗”的散开了,纵看成行,横看成行,斜看还成行。

    高嵩看过县兵表演,不过是各种步法行进,变换队形,演练各种阵法之后,再由数人表演一下刀法,枪法而已。早已习以为常,不过官样文章,所以观看并不用心。但是,今天的表演却大出意外。于是细心观察起来。

    郑平又喊:“徒手格斗,开始!”“唰”的一声,全体乡勇将手中棍棒平置于地,扎起马步,拳打、脚蹄之声“呼呼”作响,卧倒、起跳,轻松快捷。接着两人一对,拳对拳,掌对掌,你来我往,打得难解难分,高嵩看的眼花缭乱,不知是真打还是表演。

    郑平又一声:“操棍,开始!”乡勇们拾起棍棒,劈打、横扫、防守、进击,棍声“呼呼“,人声“杀杀”,随后又是二人对打,“噼啪”之声不绝于耳。这是高嵩有生以来看到的最激烈的武打场面。不禁起身鼓掌。

    随着郑平一声“停“,人人收棍肃立,好像刚才没有格斗一样。再一声“靠拢”,队伍立即恢复为六列横队。郑平回头,抱拳报告:“高大人!壶口乡勇操练完毕,请训示。”自己跑回队首站立。

    给乡勇训话,高嵩事前毫无准备,事到跟前,也不能不应付几句。他略加思索,开口道:“弟兄们!你们为家乡安宁练武,不要辜负父老的期望。不要恃艺欺人,不可斗殴争强,壶口的安全就仰仗各位了。”

    范绍先走到队前,一声“解散”,一百多人的队伍霎时跑得一个不剩。

    高嵩连连称赞:“招之即来,来之能战,战之能胜,挥手即去。可谓训练有素。”

    高庠道:“我们防匪保家,目前只能防御小股弱匪,若遇悍匪,恐怕难以应付。今后还要加紧训练。实施第二、第三步训练计划,还望峻岭宗长多加支持。”

    范绍先道:“高大人!学堂的学生也练了一些粗浅功夫,大人要不要也看看?”

    “能文能武,大器之才。看!看!”

    学生就在高嵩身后,随着范绍先一声令下,高英、李匡、孔奕、吴兴家、狄强、奚小杰、奚小龙、蓝青苹、黄雀儿等男女学生十几人,演练拳术。狄强年龄最长,黄雀儿年纪最幼。高英步法最稳,孔奕最利落。高嵩最注意动作认真的人,精力被吸引到几个人身上,一是高英,二是黄雀儿。其次是李匡、孔奕、吴兴家。

    演练完毕,高嵩道:“孩子中不缺可造之材,若是和平时期,我会以官府名义聘请少林高僧,来此教导,使他们成为国之栋梁,可是现在┉┅唉!埋没人才哟!”

    这句话,深深印在高英的心里,久久难忘。

    日月如箭。光阴如梭,转眼就是数年,高英十七岁了。李匡十六岁,孔奕十五岁。范绍先命他们出门历练。可以去武当山,但要千方百计进少林寺,努力学习,取长补短,做一名俗家弟子。高英牢记高县令言,欣然前往少林。

    高英学武的兵器,是受范绍先训练乡勇的启发。绍先说过:“棍棒用处大。常言道枪刺一条线,棍扫一大片,棍棒学好了,一人可抵挡一群敌人。”于是他选择了棍术。

    李匡不肯放弃家传的枪术,在父亲活着时,他的枪术已有基础,来到壶口后,在姑父范绍先的督导下,枪术大有进步。

    孔奕没有家传武功。醉心于短打。时而手执一根竹笛。拳术特别突出,之所以突出,是因为手快。两人对打,别人先出拳而后至,孔奕后出拳而先到,所以二人对打,孔奕总是占便宜。不过也不完全如此,孔奕与高英、李匡对打,不占便宜,原因是:高英、李匡谨慎防守,不进攻,也不反击,孔奕无隙可乘,最后只得无功而罢。

    高英依照五叔的意见,率李匡、孔奕到外边游学历练。

    他们首先去了武当山,见道士只是练剑,与他们的武功不对路,便告别此山,北上赴嵩山少林寺。路过邓州时,被一帮人拦住了。

    “在下高英,奉命前往少林学艺,权借贵地一段路程,只是经过,决不敢骚扰。”

    “知道邓州别家么?别家立家邓州数百年,无人敢于白过。别家白白让出土地,出人力修路,重则车行,轻则人走,你等认为容易么?”

    “也许不易。你要怎的?”

    “我们为少林俗家护卫,负责保卫少林安全。凡是男子汉,但过不妨,若有异性,不得入少林骚扰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三人,全是男人,并无异性。”

    “我们不能相信。拿枪那个人和拿笛那个人,脸色那么白,我们怀疑他们是异性。”

    “连男人和女人都分不清,有资格当少林护卫?”

    “不管够不够资格,不经验证,休想通过。”

    “你要怎的?”

    “一、拿一百两银子,可免于验证;二、若无银子,脱裤验证。”

    “验证之后呢?”

    “若是男人,留下十两银子买路费走路,若不是男人,留下别走。”

    “你要怎样?”

    “或作人妾,或入妓院,何时挣够一百两银子,何时离开。”

    “如果两项都不呢?”

    “别家人宠信武功,只有手上见高低了。”

    孔奕道:“我们三人中,我年龄最小,又不是男子汉,愿和诸位见个高低。若是输了,任君所为,如果赢了呢?”

    “或留或走,悉听尊便。”

    “莫要后悔!”走上前去,举手就打。他左右开弓,打了二十嘴巴,不见还手,自觉索然无味,丧气道:“一个废物,不值得生气。”

    拦截队伍中有持剑者,问挨打者:“为什么不还手?”

    “我身体好像被他定住了,还不了手?”

    “我试试。”持剑者见孔奕手执竹笛,谨慎走到跟前,只觉两个肩窝一麻,两臂不能上枱,只觉额头被竹笛敲击,两腮响起噼噼啪啪的耳光声,虽然不痛,担丢人现眼。他知道遇到了高手,步步后退,躲过了耳光和竹笛敲击。

    另一个使长枪的家伙上来挑战。

    李匡道:“该我了。”挺枪刺向那人。那人竟不防护,被李匡刺个正着,枪尖由喉前刺入,后颈透出,倒地而死。

    另一个好像是首领:“别某从未如此丢人,上!把他们捉住,一个也不要放过。抓回去,杀了吃肉。”

    高英道:“二弟、三弟快走,我来掩护。”抡起呼呼作响的棍棒,挡在众人面前。拦路者不敢上前,高英三人从容而退。

    三人顺利到了少林寺。

    这里是武学天堂,不仅有名门大派的刀法、剑法、枪法、棍法,也有名不见经传的掌法、鞭法,锏法、锤法,更有上乘的《易筋经》,为各法之首。兄弟三人,首先遍览各种功夫,比出其优缺点,最后,高英仍以棍棒为随身兵器,李匡仍选择长枪,孔奕仍选择短打。然后各自拜师,努力深造,使功夫臻于完善。

    高英拜棍棒师父觉慧大师为师。在觉慧大师指导下,功夫日益进步,体力也日渐增强。同伴比试,已鲜有对手。

    但他十分遗憾,没有一种木材能制出顺手棍棒,不是太轻,就是太脆,经常折断。他经人介绍,花钱买了一根枣木棍,既不削皮,也不取直,勉强用了两年,在一次武术大表演时,不小心打上树干,又不幸折断了。

    就在他为手中兵器犯愁时,却有了意外收获。一次。他与同伴正在山上树林中练武,突然狂风骤起,大雨瓢泼。他急于寻找避雨之地,奋力奔跑,不意脚下一滑,跌倒在地,顺着山坡往下滚动,滚进一个刚形成的水沟里,头颅碰上坚硬之物,两眼直冒火星。他扭头一看,原来是个又圆又黑的大石头。他出生于半山区,对石头并不陌生,但是,这个石头与众不同,他觉得新奇,于是费力地将石头搬起,奋力投到沟外,这时,其他同伴相继赶来,笑道:“塞翁失马,安知非福?伯雄兄这一跤跌的好,跌出宝贝来了!”

    众人七手八脚将黑石头抬回寺院,棍棒师父觉慧大师一见便惊闻:“此物从何而来?”

    高英说了大概。

    “领我去看此物出处!”

    高英领师父到达水沟,觉慧大师随即合十向天,道:“阿弥陀佛!师兄可以冥目了。神物有主了,他是少林第一俗家弟子,姓高、名英、字伯雄,已尽得少林真传。少林功夫,发扬光大,尽在此人身上。阿弥陀佛!”

    高英不解,回到寺内,询问师父,何以如此。

    觉慧道:“二三十年前,也就是唐昭宗大顺年间。一天晚上,西南方突然天眼开,随着‘呼呼隆隆’之声,落下一个火球,落地之后,仍红如炭火,炽热异常,连周围的野草也被烧焦了。众僧守护一夜,那物冷却,方可触动,全身乌黑锃亮,似为铁质。因为佛在西方,此物又来自西南天上,肯定是佛祖所赐,人们称之为佛赠或神铁,众僧七手八脚,将神铁移入大雄宝殿供奉。”

    “当时天下已乱,一些不逞之徒想借此发迹,道:‘皇帝老子的天星坠落了,大唐江山不久了。要改朝换代了。谁将天降神物献给新皇帝,谁就是开国功臣,官封万户侯。’于是到少林寻宝者日日不绝,高价求购者有之,抉墙盗取者有之,假借皇命索要者有之,派兵强抢者亦有之,寺无宁日。方丈觉明大师,见此物给少林带来祸患,与四个师弟利用夜暗将神铁埋于寺后山脚下。合十祝道:神铁暂离尘世,且待有缘!对外假称神铁被乱兵抢去。不久乱兵闯入少林,索要神铁,搜索不见,便拷问觉明大师,大师不为所屈,丢失了性命,四个师弟暂时逃得性命。未久,另一群乱兵抢劫少林。四个师兄弟奋起拒战,三个战死,只有我一人侥幸留了下来。”

    “后来朱温大杀宦官,宦官无路可逃,不少人入寺为僧。人们认为:朱温得到了宝物,当了皇帝,入寺为僧的宦官是皇帝赏给少林寺的,到少林寺寻宝的人才绝了踪迹。”

    觉慧又道:“伯雄!与你同来的伙伴共有三人,还有李匡、孔奕,对不对?我建议,神铁锻造之后,除去杂质,约剩八十余斤。可一分为三,因为你是发现者,以你为主,以神铁的主要部分五十斤打造禅杖,归你使用;三十斤打铁枪,归李匡使用,孔奕喜欢短打,不须重兵器,只要很小一部分,打造一根铁笛即可。”

    “谨遵师命。”

    在少林寺期间,高英另一收获,就是“坐禅入定”。“坐禅入定”是佛教徒的修行方法之一,它通过闭目静坐,控制身心活动,使身心达到“空明”状态。高英能在杂乱环境,闭目不视,充耳不闻。进入“无我”之境。自以为深得佛门大益。

    觉慧大师有一天找高英谈话:“伯雄!你对坐禅入定有何看法?”

    “入定之后,达到空明境界,忘记一切烦恼,乃理想的最高境界。”

    “出家人有此感受,难能可贵。不要忘记,你是俗家弟子,与出家人有天壤之别。来少林者,有各式各样的人,有真心向佛的,有逃避不幸的,有避乱的等等。你不是向佛的,而是学武,为的是保卫家乡。佛门无敌人,你却有,有人时时觊觎你的财产,有人时时垂涎你的妻室,你的所亲所爱,可能被人抢去,你能放心进入空明么?你不同于少林武僧,将来要做群众领袖,群众的事就是你的事,你能放弃他们,自己进入空明世界,将群众弃之不顾么?”

    “我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“你该分清轻重缓急,我并非要你完全放弃坐禅入定,平安无事时,可以坐禅入定,排除干扰,恢复体力。但紧急时绝不可以放弃大事,寻求空明。如果心绪杂乱,诸事纷绕,可以用它收敛心神;如有女人骚扰,心猿意马,可以用它收敛情绪,使元神守一;如果世事太平,可以用它修身养性。眼观心、心观丹田,排除杂念,达到无我状态,如此而已。”

    “谨遵师教!”他不但这样说了,也这样做了,终生受益匪浅。

    三年时间到了,寺院对俗家子弟进行了一次普遍测试。办法是“打擂台”,总裁判是棍棒师父觉慧大师。

    首先开始的棍术,高英首先登场,表演棍术的各个动作细节,劈打、扫荡已毕。然后等待挑战者。过了许久,无人挑战,觉慧大师道:“无人挑战,自动通过。伯雄有传说的《十三棍僧救唐王》中的棍神大师遗风,赠号赛棍神。”

    接着是枪术,李匡首先上台,表演枪法。表演之后,持枪而立,威风凛凛,等候挑战者。一人道:“李师兄枪法太快,使人眼花缭乱,不敢对敌,如果对刺,恐怕不上三合就要负伤。”李匡听到此处,将枪尖拔掉,才有数人上台比试,结果还是人人落败。觉慧大师总结道:“李匡技艺,已超少林,犹如银蛇吐信,特赠号铁蛟龙。”

    到少林寺学短打的绝无仅有,孔奕表演之后无人挑战,少林寺拳脚师父道:“我来试试。”二人开始对打,拳脚师父道:“小孔子!使出你的全部功夫,不要手下留情。”“弟子不敢。”觉慧大师道:“算了,弟子决意手下留情;别人也无办法。我已看出一些门道。可以做结论了。你使用铁笛时,赠号铁笛仙;徒手格斗时,赠号千手佛。你是少林弟子中,唯一有双号的传人。”

    黄雀儿本来也要随高英外出,一因年纪太小,生活不能自理,二因女孩子外出,诸多不便;三是少林不收女弟子。只好留在家中,由范绍先亲自教授。

    由于雀儿步法灵活,练剑比较适宜,范绍先就命她专门练剑。

    她学习十分努力,不喜欢女孩子热爱的鲜花,色彩、刺绣,而热衷于武功,抓紧一切机会练剑,她只有一人,无人说笑,养成了严肃认真,不苟言笑的习惯。他按照五叔的要求首先练攻击,务求每一剑攻得稳、准、狠:其次练防手与防守反攻,务求迅速凌厉;第三练欺骗进攻,务求麻痹对方,使其难于招架,为了练好剑,她忍受右臂发肿、疼痛;为了练好剑,她不许母亲把自己的痛苦告诉别人,黄三嫂忍不住向绍先道:“雀儿是女孩子,你能按男孩子的要求教育她?”绍先道:“她成名之后,遇到的对手,极少是女人,绝大多数是男人,而且是很不规矩的男人,我不允许她败在别人之手。”

    雀儿有时也随秦氏妈妈学刺绣,但总是把刺绣当成恢复精力的手段,三年中绍先很少让她休息,高英回来前,绍先对她进行了测试,结果很满意。因为她不苟言笑,出剑迅速,往往在冷不防中出剑,因而赠号“冷剑仙子。”

    正是:成名立万顷刻事,一生穷通由此始。

    欲知后事如何,下文自有交代。

    最快小说阅读 M.bQg8.C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