顶点小说网 > 大唐窃贼 > 第32章 深谋远虑

第32章 深谋远虑

顶点小说网 www.23wx.pe,最快更新大唐窃贼 !

    手机阅读更精彩,手机直接访问 M.bqg8.cc

    晚饭前,李文州父子回府。得知李治和李明达到来,自然是要先拜见的。也是凑巧,此时李泰令人送来一堆东西。

    “李侍郎、李员外郎,这些都是越王殿下赏赐给贵府小郎君的,知道小郎君喜文,特意寻了几册孤本、两幅字画,还有上等的笔墨砚台等物,哦,这几枚玉佩也是殿下的心爱之物,时常把玩。哎,瞧瞧,殿下对小郎君是多看重啊!小郎君可不要辜负了越王殿下的一片爱才之心才是!”越王府的内侍管事面带笑意略微矜持地道。

    李泰旭暗暗撇撇嘴。呵呵,咱和他八竿子打不着关系,谁稀罕他居高临下的“赏赐”?哼,爱才?不就是不愿意看到自己被李承乾笼络吗?他哪里知道自己压根儿就没想过靠上那位太子爷。“有劳了!小吉祥,赶紧拿几个荷包。呵呵,辛苦诸位来此一趟,这点小意思还请收下!”李泰旭淡淡一笑,对几名内侍拱拱手。他不喜欢这种自以为是的家伙。嘿嘿,不就是一个太监吗,残缺人士居然在咱跟前拿架子?虽然李泰是很受他家老爹宠爱,但本尊可是出身真正的世家门阀,哪里像厚着脸皮巴结陇西李氏的李唐?

    七宗五姓这会子还挺高傲的,压根儿瞧不上李唐皇室的胡人血统。五姓七家,恃其族望,耻与诸姓为婚,傲慢地进行着内部通婚,以保持高贵的血统。自北魏以来的传统,清河崔氏与陇西李氏、范阳卢氏世代为婚姻,赵郡李氏则与博陵崔氏、范阳卢氏与荥阳郑氏、陇西李氏与范阳卢氏世代联姻,从而形成庞大的关系网络。盛唐时期的宰相薛元超曾叹息:“此生所遗憾者,未能娶五姓女!”彼时,薛家已属于以韦、裴、柳、薛为成员的“关中四姓”之一,但仍需要仰望“五姓七望”。

    据史书上记载,李世民也挺讨厌世家大族的傲慢,虽然他也自诩为陇西李氏。他曾对长孙无忌等贴心人抱怨:“比有山东崔、卢、李、郑四姓,虽累叶陵迟,犹恃其旧地,好自矜大,称为士大夫。每嫁女他族,必广索聘财,以多为贵,论数定约,同于市贾,甚损风俗,有紊礼经。既轻重失宜,理须改革。”太原王氏的影响力在北魏时已减退,至唐时更是大衰,所以此时李世民才未提到“王”姓。但在天下士族排序时,太原王氏仍是凭借祖上荫功和贵族身份,得以位列天下一流望族,位居七宗五姓之末。

    贞观年间,李世民命大臣重修《氏族志》,但在初稿中,编修者无视皇室,而将“山东士族”中的博陵崔氏排为天下第一。后在太宗的干预下,《氏族志》不得不抬高了皇室,对“山东士族”进行了压制,但却没取得实际效果。至于李世民要求将陇西李氏列为第一、长孙氏列为第二,把博陵崔氏贬为第三等,却是没人理睬。

    见不仅李文州、李勋泽神色淡然,连李泰旭也并无半点惶恐喜悦,那内侍暗自恼怒,却又知此地不是自己能够撒野的,只得忍了气,谢了两句,一甩袖带着人离开。待离得李府,一名内侍打开那个精致的荷包一瞧,不由低呼:“呀,金叶子!”其余人也偷偷查看自己得到的赏封,按照等级不同,或是造型别致的银质小鱼儿(大小重量不一),或是栩栩如生的金叶子。既雅致又体面,不愧是世家门阀!连先前暗自愤愤不平的内侍的脸色也和缓了下来,淡淡一笑,悄悄掂了掂腰间的荷包,挺沉的,肯定不止一片金叶子吧?恩,其实吧,李侍郎、李员外郎和李小郎君还是挺和善的,不过人家是啥身份?真正的世家名门,能够如此和气大方已经非常难得了,别说是这等门第,就算是普通的官宦之家,对咱这些缺了根儿的,哪有甚好脸色的?特别是读书人,更是瞧不起咱。

    现在太监的地位并不高,李世民对宦官限制较严格,规定内侍省宦官最高官阶为三品,数额亦有限制。李世民死后,制度渐弛。

    回到越王府,因为调整好了心态,所以内侍主管很是说了些李府的好话,啥态度谦和客气,啥很是感激越王殿下,啥李小郎君甚为喜爱殿下所赐之物,等等。李泰听得,淡淡点头,嘴唇翘了翘,挥手让他退下。呵呵,老大一个瘸子,无甚才华,不过是命好生于自己之前,但凡有点眼光的,都会看出自己和老大之间的优劣,就算不会公开表态支持自己,但只要不站到老大一边,也就是自己的胜利了。他意得志满地呵呵一笑,又遗憾地摇摇头,可惜李泰旭年纪尚小,如今还不堪用。

    李泰旭倒是不知会有如此效果,他还巴不得远离李泰这个野心勃勃却没啥实在本事的家伙。不过,能够不让他以后针对自己,也算是一桩好事。

    吃过一顿美餐,连吃带包,李治和李明达心满意足地离开。越王府来人时,他们并未出来。见到那堆东西,李治噘着嘴巴摇头,自家那位嫡亲的二兄究竟想干嘛,是想超过长兄给的东西吗?这算啥?难道不懂长幼尊卑?哎,可惜自己才出宫建府,啥东西都没有,至少没有能拿得出手的好玩意儿。

    “殿下何须如此?你我贵在交心,不必在意这些虚礼。”李泰旭如此一说,李治心里越发过意不去了,决定在自家阿爹书房去找一找,那里好东西多的是,比如字画、古籍等等。反正搁那里也是搁着,阿爹喜欢的只是那几幅字画,比如王右军的《兰亭集序》,当成命根子一般。阿爹其实挺好说话的,只要你多说几句软话、讨好的话、好听的话,逗得他高兴了,只要不过分的要求都能答应。但为啥长兄见到阿爹就如老鼠见了猫似的战战兢兢?如果像四皇兄那样会说话多好?哎,其实自己的嘴巴也笨拙得很,连四皇兄的庶长子李欣都不如,不过是觉得孝心是做出来的,何必放在嘴上?

    李文州将李泰旭唤到书房,今日,书房内除了他祖孙三代,还有各自最看重最亲近的幕僚。李幸和王彦自然是坐在末位,但即便如此,他们内心也忍不住激动。

    讨论的话题便是太子与越王之间的暗潮。李泰旭再次仔仔细细地将自己的所见所闻讲述一遍,加上从李治口中得到的只言片语。

    “旭儿,你先说说你的看法。大胆猜测,即便有所偏差也没甚关系。”李文州鼓励道。

    李泰旭点点头,严肃地道:“孙儿以为,之所以造成今日之局面,一来是太子因病造成腿疾,虽然平素慢行看不出啥,但心里肯定也有所焦虑;二是圣上对越王太过宠爱,使得越王不由恃宠而骄,对太子言语中颇有不敬。加之圣上对太子期望甚高,太子师们管束太严,各方压力像大山一般压得太子喘不过气来,却又无法摆脱。退一步,便是万丈深渊,他只能硬着头皮向前走。此时,一旦有啥居心叵测之人在他耳边诱惑,那结果就不太好看了。”

    一位幕僚捋了捋胡子,不太赞同地道:“难道圣上不会及时制止?何况还有皇后娘娘在,她也不会眼瞅着太子走上歪路。”

    李泰旭笑了笑,叹口气:“我瞧着,皇后娘娘的病……哎,如果她能好好保重,不再操劳,安心地养一养,说不定还能有所期盼。但是,听晋王殿下说,皇后娘娘即便在病中,也是强撑着打理宫中事物,圣上的一衣一食也均是她在操心,这样子,她咋能好转?太子对皇后娘娘的感情极深,一旦皇后娘娘有啥不测,太子和越王之间的矛盾将会更加尖锐。手心手背都是肉,这让圣上如何选择?”

    “旭儿的意思是,那时便是晋王的机会了?”李勋泽也不免有些跃跃欲试了。

    即便早知道结果,但李泰旭哪里会一口确定,耸耸肩,摊了摊手:“谁知道呢?谋事在人成事在天,不到那一步谁都不敢肯定。我只是觉得,若太子与越王真的发生争端,圣上肯定不愿历史重演,再三权衡之下,说不定晋王会捡到便宜。话说回来,若是太子能挺过越王的逼迫,他与晋王一向亲厚,肯定不会薄待晋王。而越王呢?呵呵,我反正不太看好。反正,咱们只要看看圣上最信任的长孙国舅对谁亲近,咱们就知道圣上是如何选择。”

    李文州与李勋泽互望一眼,默默点头。这孩子的心智简直出乎预料,不过是进宫一次,便观察出这许多问题。虽然李文洲也算是高官,但毕竟不是李世民身边之人,所以只知道李泰极受宠爱,而李承乾又一向有贤名,哪里知道在两兄弟已经是面和心不和,甚至有可能会发生惨烈的争斗。至于长孙氏的病情如何,作为外臣更是不知了。

    一边听着幕僚们激烈争论,李文洲不由陷入沉思。虽然他已是吏部侍郎,相当于后世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,挺牛逼的不是。但是,李世民却不太信任世家门阀出身之人,或者说,并不亲近七宗五姓,若不是占着同为陇西李氏,或许李文洲还不能当上吏部侍郎。

    有人突然提出:“蜀王恪文武双全,英果类圣上,有前朝旧臣辅佐,可否有机会?”

    李泰旭呵呵一笑:“正因为他有前朝皇家血脉,更不可能登上那位置了。甭说其他,光是一干大臣们就不允许。还是那一句,长孙国舅支持谁,谁就有可能获胜。咱们就在旁静静地看戏好了,反正无论是不是晋王渔翁得利,对于咱们来说都没有损失。祖父、阿爹,你们说呢?”

    李文州回过神,点点头。这一片刻,他终于忍住了从龙之功的无穷诱惑,下定决心静观其变。也有人不甘心的,但主家都已定下基调,只得作罢。大家便开始围绕着如何处理与晋王李治的关系进行深入讨论,李泰旭一边听一边默记,暗暗点头,果然不能轻视了古人的智慧,他们这些人无论是谁放到后世的官场上去,都能做出一番成绩。但是,未来的高宗皇帝还是个小屁孩啊,整那么多道道,难道不怕弄巧成拙?

    李勋泽察觉到了李泰旭似乎有些心不在焉,轻咳一声,温声问道:“旭儿可是累了?”

    李泰旭捂着嘴打了个呵欠,道:“祖父、阿爹,诸位,或许你们是忘了,晋王殿下如今的岁数,以及他的性情。你们所列出的那些方法,放在太子和越王身上或许可行,但对付晋王会不会显得有些啥了?”

    众人不由哑然,回过神一想,可不是嘛,晋王才九岁,又从未被“重视”过,只是当作嫡幼子宠爱着,无论在圣上或者大臣眼里,都没有当成储君培养过,何必如此慎重?但是,既然已经有此想法了,既然晋王极有可能成为胜利者,那自家也不能不早做打算。

    “祖父、阿爹,你们甭小看了晋王,他虽然年岁小,看似懦弱胆小,才能又不如太子和诸王,但是,龙生龙凤生凤,当今圣上的血脉岂有弱者?就我观察,他的敏锐、机警、聪慧甚至手段,毫不逊色于太子和诸王。”李泰旭慎重地严肃地道,“若是他能执掌大权,他比更坚韧更能硬得下心肠。所以,我们如今唯一能做的,便是感情投资。这是长期性的投资,得慢慢来,打好基础,千万不能心急。反正啊,太子和越王之间的矛盾还得酝酿几年不是?”

    李幸和王彦倒也罢了,李文州和李勋泽的幕僚不由面面相窥,暗叹李泰旭的老成稳重、深谋远虑。待李泰旭与李幸、王彦离开书房,幕僚们便纷纷向两位主家道贺,一个劲儿地夸赞李泰旭不愧为李氏千里驹。

    (本章完)

    最快小说阅读 M.bQg8.CC